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诗与刀- 第二百一十八章 传胪,文字之惑(2/3)

文/祝家大郎
诗与刀 | 本章字数:1909  | 诗与刀txt下载 | 诗与刀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坏娘子:七夫之祸万事如易天下图校花的透视狂兵一晌贪欢:腹黑总裁二婚妻扑倒吧,少爷樱花下的血刀特战之王魔神乌托邦绝地反击荆楚风雷最强特种兵之龙刺
徐杰几语,不卑不亢,你说我不通经义,我就来点圣贤经义,再把圣贤经义结合自己的事情拿来解释一通。圣贤之道,崔大学士想看的就是这些学生如何忠君爱民。徐杰说老子一家拿命忠君,老子祖祖辈辈就是民。你说老子是不是忠君爱民?

徐杰更是先反问了崔然,圣贤的温良恭俭让,可不是说崔然这般高高在上的颐指气使。孔夫子的温良恭俭让,说的是闻政之道,徐杰话语之中,也在暗示崔大学士闻政之法不正确。

老皇帝听得连连点头,徐杰语罢,老皇帝还加了一句:“嗯,崔卿兴许有所不知,徐文远乃是忠烈之后,父辈四人,三人效死沙场,一人残疾归乡,其生父也死于战阵。当是满门忠烈!”

老皇帝倒是帮徐杰解释了一句。

崔然此时方才知晓这一点,眉头皱了皱,环看左右,见得老皇帝脸上还有一点笑意,觉得老皇帝似乎对徐杰极为的满意,崔然似乎有些下不来台,开口又道:“你到时伶牙俐齿,巧言善辩,竟敢大言不惭,说老夫不知闻政温良,老夫且问问你,学问之道,何以为学?何以为问?”

辩论辩论,徐杰用忠烈满门来表达自己忠君之心,崔然当真难以反驳,便是不可能非要说满门忠烈的徐杰在这方面有道德问题,徐杰也没有做过什么违反道德的事情,更没有说过什么大逆不道的话语。

那么崔然自然要换个辩题,来证明徐杰没有学问。甚至把这里就当成了考场,让徐杰再考一次经义。

徐杰见招拆招,开口就答:“学问者,问学也,此乃《中庸》而出,《中庸》与《大学》,也多出《礼记》。问学之道,乃问而学,乃求而德。以学生看来,此乃钻研之道,以求知。”

徐杰解释了一句“学问”一词的出处,甚至还卖弄了一下,把《中庸》与《大学》的由来也说了一通,这点显然不是一般苦读之人能知道的,还真要稍微有一点见识才能知道《中庸》与《大学》,其实都脱胎于《礼记》。

但是徐杰也知道崔然不是问的这个问题,崔然的问题是要在说徐杰没有学问,但是徐杰这么解释一通,也是在证明自己是通晓经义典籍的。随后又接着开口:“万事万物皆有道,钻研之,便是求知,乃学问之道。学生一向自认才疏学浅,也知崔学士乃学士之名,必然对许多学问之道了然于胸,学生有一文字之惑,想向崔学士请教一二,不知崔学士可愿为学生解惑?”

徐杰知道自己这般辩论下去,会一直处于被动,就是别人发难来问,自己来答。这么下去,徐杰必然要陷入尴尬的局面,因为没有人是全知全能的。徐杰这一语,就是要把被动变成主动,如此也好真的结束这一场辩论。

崔然被徐杰这么一问,心中知道徐杰之问必然是向自己发难,虽然心中自信,知道这是证明徐杰没有学问的好办法,却也有一些疑惑。

一旁的老皇帝闻言,却帮了徐杰一把:“文字之惑,文字乃学问之本,崔卿身为翰林院大学士,自然通晓。且让崔卿为你解解惑。”

老皇帝倒不是有意要帮徐杰,而是也对崔然有信心,朝廷编撰典籍,大多都是翰林院负责,甚至辞典辞海,也是翰林院负责编修。连辞典都能编纂的大学士,文字上的问题,自然通晓。

崔然听得老皇帝之言,也不犹豫,便道:“徐文远,你且把疑惑说来听听,文字演变之事,处了甲骨之文老夫并不十分通晓,不论是金文,还是大篆小篆,到如今的常用隶书,老夫平常里都有一些涉猎。”

崔然还真有几分自信,也是徐杰送上门来了。徐杰的疑惑,崔然轻轻松松给他解释出来了,崔然自然就是有学问的那个人,说徐杰没有学问,不足为官,也就有说服力了。

徐杰等的就是这句话,立马开口:“学生读书,常见两个字,一个为‘矮’,一个为‘射’。所谓矮者,委矢成字,委有抛意,抛箭矢,当是‘射’之意。所谓射者,身只寸长,其为“矮”之意。此二字者,为何字意与用意互相交换了,学士实在不解,不知是古人用错,还是后人用错。还请学士解惑。”

徐杰这个问题,实在刁钻。汉字形成以及汉字组合,都是按照文字意义演化出来的。“矮”字右边是“委”,委字就有丢出去,给出去,抛出去的意思。比如委派、委任,委弃、委之于地。

“委”字与箭矢的“矢”字组合,其实就是把箭矢丢出去,就是射箭的意思,应该是射箭的“射”。

那么射箭的“射”字呢?更是简单,身体只有寸长,不就是是矮小的“矮”吗?

这两个字混淆了吗?是古人混淆的,还是后人混淆的,为何会混淆?这就是徐杰的问题所在。

这个问题,显然没有人深究过,甚至都没有人去注意过。

徐杰一语,满场官员十几,都在手中写着这两个字,随后一片哗然。

连带老皇帝也惊讶道:“诶,竟然还有这样的事情?难道这两个字当真混淆了不成?着实有趣,徐文远,好学问!”

崔然本就在纠结,也在沉思,思考着这两个字为何好像混淆了,听得老皇帝还夸徐杰好学问,不免心中有些慌乱。却也在埋怨,埋怨古人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有这么两个奇怪的字,看起来好像混淆了一般。

是真混淆了?还是另有原因?崔然一时之间没有答案,自然不敢确定。

老皇帝已然开口再问

状态提示: 第二百一十八章 传胪,文字之惑 --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页:第二百一十八章 传胪,文字之惑(2/3) 返回《诗与刀》目录下一页:第二百一十八章 传胪,文字之惑(2/3)(快捷键→)

推荐阅读大唐腾飞之路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大明话事人谍影:命令与征服满唐华彩神话版三国霍格沃茨:我真是模范巫师北朝帝业我祖父是朱元璋机战之无限边境我的公公叫康熙我娘子天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