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第四百七十章 行走和站立(2/4)

文/洪山诗人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本章字数:1902  |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txt下载 |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琥珀之剑听说我死了一千年美人此临神一本封神打死你眸中客某天捡到徒弟灵能二师兄从陈桥到崖山刀行江湖创神纪:女王有毒重生我是玉皇大帝亿万歌后乖乖就擒
。不要做任何的推理、暗示、思考和判断。”

我问到:“但是,我们的脑袋肯定要东想西想的,怎么办?”我知道,单纯让我只专注于走路的动作,但我的思想总是有杂念,它不会那么听话的。

“不怕念起,只怕觉迟。你如果有了杂念,就警醒自己,自己在乱想了。怎么办?只要警觉了,就好办。你马上把思维拉回到走路本身就行。”

“这样拉过去拉回来,岂不是思想更乱了?”

“不会,多次拉回后,你知道,正念只能是观察走路,久而久之,杂念自然就比较少了,你也就能够保持在当下的正念中。”

万师兄搞辩论的瘾又犯了:“你总说正念正念的,理论上的东西不要讲了,我也读过一些。但是,在这走路的法门上,正念具体是什么?”

“走路时只观察走路,把注意力保持在当下,过去的不回忆,未来的不揣摩,这就是正念。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当然,此时有现在心,也比三心交织要好。保持在当下的心念,就是正念。”

他这一解释,好像能够解释很多东西。也就是将注意力用在观察你正在做的事情上。原来跟刘大哥一起打坐时,刘大哥让我观察呼吸,其实,人每时每刻都在呼吸,有无数个当下。只要保持对当下呼吸的观察,就可以入定。这个走路的法门,也就是一个意思吧?

万师兄问:“那是不是,我只关注走路这件事,就是正念了?”

“没那么简单。”钱师兄说到:“你要仔细观察走路动作的每一个部分。人的思想,如果只关注一个大而无当的东西,要么容易走神,要么就陷入呆板的昏沉状态。”

原来是这个道理,关注的东西太简单太虚,那么,要么昏沉要么散乱。必须跟着事来仔细观察,才能够避免这两种情况。以万师兄这个喜欢东想西想的人来说,关注事物这件事越细致,说明拴心的绳子就越牢固。

“所缘,就是关注的对象。如果太简单,就容易昏沉散乱。如果太复杂,又容易让你顾此失彼,难以保持。所以,只关注正在做的事。如果你觉得,仔细观察每一步提起、移动、踏下这一系列动作比较复杂,那么,也可简化为,观察左脚移动、右脚移动这两个事实上来。”

我们又试了一下,果然,这种简化办法,我们比较容易入手。

“如果你们连这样的简化办法也难以入手,可以用更简便的办法,当然,这个简便办法熟练后,还是要逐步地走向观察动作上来。也就是,最终要练习到观察提起、移动、踏下等动作观察上来。”

“那简便的办法是什么呢?”

“你们可以练习在走路时加上默念,也就是在脚跟要抬起前先默念脚跟抬起,然后再抬起脚跟。移动、踏下时,也一样,先默念动作,再做动作。即使走路转弯时,也先默念转弯,再转弯。”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这是观察自己身心变化的训练,也就是说,你先有这个意识,再有这个行为。让你知道,如果你不起心动念,你是走不了路的。当然,这只是初步的。最后,你不需要默念,你只要一动作,你就知道,你的每一步,都是起心动念的产物。此时,默念就是在与你动作的同时发生,也就是,心念发生在当下,这就是正念。”

这把所有关于所缘、正念以及身心的关系,简直是模拟了一遍。难怪我们平时看佛经总有点看不懂,原来根本没有实践过,怎么知道其中的过程呢?

钱师兄提醒到:“起初培养正念时,一定无法按照举动的先后顺序、次第观察清楚,正念也无法保持很久。但不要灰心,这是正常的。只要有恒心,不间断地培养训练,总有一天会成功的。”

“这就是有心走路了吧?”万师兄还是不忘他原先的议题。

“对,万法唯心。这个道理,我也是最近接受法露师的教导,才有所感悟的。结合我讲的行走的方法,重点在于培养正念。在于走路或者身体的每一个动作姿势过程中,都要觉察得清楚,不可大概或者笼统的带过去。在练习中,若失去了所缘目标的觉察,妄想、妄念就会趁机生起。”

我想,他说这种情况,大概相当于从禅的掉举吧。或者在心理学上,属于覆盖法。用一种思维,覆盖你所有思想,让其他思想没空子可钻。毛爷爷说过:正确的思想不占领阵地,错误的东西就会进来。

“按原来教授我这种办法的和尚说,这种法门也可以叫做行禅。这可是一个很有功德的修法,据说,仅用这种办法专一精进,可以抵达阿罗汉的果位。”

这个说法,让我们很震撼。原来一门深入,哪怕是这么简单的法门,就可以成就。如果是这样的话,佛法精深,也很平常。

后来,钱师兄给了一大堆解释。通过这些解释,我才知道,这个钱师兄平时不说话,但一旦说起话来,其理论水平和感悟层次,远超我和万师兄的水平。他的水平不是从书上学来的,是自己实践而修来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要知道,阿罗汉这个果位,是许多人一生追求而不得的伟大目标。这是超出世间的圣人位,这是离苦得乐的、跳出三界的、永恒存在的状态。小乘佛教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这个果位。

许多人看不起小乘,空谈大乘,给好多坐而论道的人混水摸鱼,装成大师的样子。这

状态提示: 第四百七十章 行走和站立 --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页:第四百七十章 行走和站立(2/4) 返回《一名隐士的前半生》目录下一页:第四百七十章 行走和站立(2/4)(快捷键→)

推荐阅读百炼飞升录魂魄逍遥行修罗武神我在凡人科学修仙重生我是玉皇大帝眸中客柯南之我不是蛇精病听说我死了一千年百炼化魔某天捡到徒弟重生之洪荒纪元一本封神打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