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帝国的黎明- 章 74 长戟三十万-3(2/2)

文/鼓元吉
帝国的黎明 | 本章字数:1348  | 帝国的黎明txt下载 | 帝国的黎明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梨园秋八零娇妻奋斗生活皇帝卸磨杀驴,从边疆开始造反贞观楚王回望大明笑今朝大燕欢歌武灵战国覆汉万事如易大唐第一狠人回到宋朝当暴君民国:横行上海滩,我小弟有点多
耶律大石虽然穷兵黩武,现在士气正盛,立刻南下侵我,却是极难应付。”他想起昔年出使女真国,所见精兵猛将,皆彪悍异常,没想到耶律大石竟能一鼓而灭,想起来都让人心惊。“耶律大石虽然是个枭雄,但契丹人少,粮饷都缺。只要朝廷不自乱局面,辽军断难持久,王彦等河北诸将再扰其后路。届时王师反而能够趁势北伐,犁庭扫穴,收复幽燕。”李若冰他顿了一顿,似乎觉得话说得太满,又道,“我也是纸上谈兵,元直与辽军多次交手,南山城更以数千之众力挫十万辽军,若说克敌制胜,他胸中韬略十倍于我。”

提起赵行德,众人都沉默了下来。李若冰在辽东偶遇赵行德,事后偷偷禀报了父亲,李格非也告诉了晁补之。赵德的名号在辽东如雷贯耳,在大宋却少有人知。李若虚询问道:“除了河间城,姐夫还和辽军打过仗么?”他有些兴奋道,“他的箭术通神,必然是李广一样的勇将。我怎么不知道?”李格非看了他一眼,没有回答,肃然道:“此事万万不可传出去。”李若虚点头答应,看向李若冰的眼睛中却有好奇之意。李若冰心下暗叹,自从揭帖大案,妹妹和妹夫逃难后,这幼弟仿佛突然开窍了一样,知却越来越沉闷,难得见他像年轻人这样好奇的一面。

然而,赵行德的身份隐秘,干洗非小。无论李若虚如何恳求,李若冰也硬着心肠没有吐露一字,只说时候到了自然会知。李若虚有些怏怏不乐地回到书房,赵行德在汴梁的日子虽短,二人相处却极佳,给李若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位姐夫逃离汴梁后,更成为谜一样的人物,引人好奇。每次他的文章出来,李若虚都会第一时间拜读。虽然李若冰没有透露,但联想到李若冰原先的差事,以及文章中的内容,李若虚也猜到了几分实情。他强自压下内心的激动,回到书房中,方才忍不住嚷出来:“大丈夫当投笔从戎。古之人诚不欺我!”

他兴奋地在房中转了一圈,忽然停了下来,惊讶地看着房间一角,有些尴尬道:“朱兄,你怎么过来了?”平常不苟言笑的李若虚也有如此失态的一面,朱振不觉好笑,将一个包袱放在桌上,笑道:“宝刀赠英雄,李兄跟随秦相公到大名府,也不必上阵,只是兵战凶危,刀剑无眼,就送你一副好软甲吧。”说完将包袱解开,竟是一副极罕见的钢丝锁子甲。

朱振乃是武昌军节度使朱伯纳第四子,当朝朱皇后的幼弟,当年李若冰与朱颖常常在上元、清明这些时节见面,这两个幼弟便在一旁玩耍,后来李朱二人的婚事不谐,两个伙伴的交情却没变淡。朱伯纳虽然是武将,却十分尊崇文事,不但延请名师,生生将一个儿子朱森教养成了儒林名士,就连习武的朱振,也叫他少与旁的勋贵子弟去飞鹰走狗,多和李若虚这样的后生才俊结交。

“朱兄,你这礼物,太贵重了。”李若虚抚摸着锁子甲叹道,他有幸跟晁补之、李若冰见识过不少军械盔甲,并非不识宝的人,这种锁子甲极为昂贵,通常是大将穿在袍服里面,以防军中刺客的。

“说给你,就给你了,哆嗦什么。”朱振混不在乎道,“这锁子甲自到了我祖父手里,就再没上过战场,再传个几代,恐怕就要生锈了。”说到后来,他的言语中带着一丝落寞。太祖太宗皇帝收天下精锐为组成京师禁军,又选拔禁军精锐组成御前班直,每一代都特意选拔高大女子与之匹配,让他们世世代代都可以拱卫皇家。可是这些猛将精兵之后,便如深藏在宫中的钢丝软甲,难得上一回战场,渐渐地消磨锈蚀了。[(m)無彈窗閱讀]-- by:da50s2x|15582|1855198 -->


状态提示: 章 74 长戟三十万-3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章 74 长戟三十万-3(2/2) 返回《帝国的黎明》目录下一章:章 74 长戟三十万-4(快捷键→)

推荐阅读废物皇子:为何要逼我做皇帝?抗战之烽火燃血军工科技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红色莫斯科激活帝王系统,开局召唤典韦水浒话事人帝国第一驸马戎唐大国军舰我的谍战岁月霍格沃茨:我真是模范巫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