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青云记- 第十六章 宫议(2/2)

文/林南1
青云记 | 本章字数:1180  | 青云记txt下载 | 青云记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梨园秋八零娇妻奋斗生活皇帝卸磨杀驴,从边疆开始造反贞观楚王回望大明笑今朝大燕欢歌武灵战国覆汉万事如易大唐第一狠人回到宋朝当暴君民国:横行上海滩,我小弟有点多

时间不大,已经到了寿康宫外。启元帝下了暖轿,冲着要宣诵的钱海摆了摆手,迈步上了台阶,进了屋子。

“儿臣给母后请安!”

“嗯……过来坐吧!”太后目注启元帝,眼中闪过一抹关爱之色,指了指身子左侧的软椅,说道:“大冷的天,也不说多穿点儿!你身边的人是怎么伺候的……”

“哎——母后,这也怪不得他们,是儿臣感到有些热了,自己脱了的。”启元帝坐到软椅上,看着太后说道:“母后今日气色……似乎不如昨日,莫非有些不舒服了?”

“嗯?是么?”太后手抚脸颊,说道:“哀家倒没什么感觉,整日在这宫里头呆着,有吃的,有住的,还能有什么不舒服的?有人想起来了,来看看哀家这老太太,想不起来呢,哀家也就一个人凑合着过。这人哪……不能太贪心,凡事啊得知足!”

启元帝一听眼睛一闪,笑道:“母后这是怪儿臣探望的少了?呵呵,儿臣向母后请罪,这几天朝廷事儿忙,儿臣——”

“忙,是啊,是够忙的!”太后用手摩挲着龙头,往窗户外头看着:“算了,既然朝廷事情多,皇上还是以国事为重,别在哀家这老太太身上耽误工夫了……”

启元帝忙站了起来,面上显露出惶恐之色,俯身说道:“母后这是说哪里话,儿臣……儿臣哪里做得不对,请母后训示,可别一个人闷在心里,儿臣这心里……也不好受啊!”

“皇上这可是真心话?”

“是,儿臣句句发自真心。”

“那好……”太后瞟了启元帝一眼,说道:“坐下吧,坐下说。”略微停了一停,太后开口说道:“哀家听说,北疆战事有些吃紧,情形……还好吧?”

启元帝垂了眼皮,堆着笑说道:“母后原来担心的是这个,呵呵,战事吃紧不假,但我建朝官兵骁勇善战,对朝廷忠心耿耿,北疆……还是守得住的……”

“若真是守得住,那自是我建朝上下之福,举国百姓之福。在这个时候,每个人都得干好自己分内的事儿,全国上下拧成一股绳,这才能对外打好仗!”太后转口说道:“士卒得忠诚,将帅得用命,皇上呢……得把这一切看得清清楚楚的,谁是真的在用命,谁是嘴里喊得响,却明哲保身……”

“是,儿臣……记下了……”

“记下了?我看皇上是记不住!”太后捏着杖头,语声变大:“刚才皇上说到忠心耿耿,那哀家得问一句,皇上认为,平北将军方义山……他算不算对朝廷忠心耿耿呢?”

“呃……呵呵,方义山为官几十年,为朝廷征战无数,儿臣以为……的确忠心耿耿。”

“嗯——哀家以为,这忠臣哪,不论什么时候,那都是越多越好,皇上也是这么想的吧?”太后扭头看着启元帝,继续说道:“哀家听说方义山在北边打得不错,把一个北戎王爷打得就剩下几个兵了,可老天不长眼,这么好的一个将军,身陷重围,就这么为国捐躯了……皇上,这样的忠臣,咱们该不该赏呢?”

启元帝闻言站了起来:“母后明鉴,若单看平北将军方义山所立之功,自是应当赏的,可他临阵之际,不遵朕的旨意,擅自出兵,误陷重围,致使所率一万骑兵全军覆没,还间接导致永昌士卒折损过半!一时均衡的局面从此被打破!若这样算起来,其过远大于功……”


状态提示: 第十六章 宫议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十六章 宫议(2/2) 返回《青云记》目录下一章:第十七章 监察(快捷键→)

推荐阅读废物皇子:为何要逼我做皇帝?抗战之烽火燃血军工科技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红色莫斯科激活帝王系统,开局召唤典韦水浒话事人帝国第一驸马戎唐大国军舰我的谍战岁月霍格沃茨:我真是模范巫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