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大明1617- 第七百六十三章 受降(2/2)

文/淡墨青衫
大明1617 | 本章字数:1207  | 大明1617txt下载 | 大明1617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梨园秋八零娇妻奋斗生活皇帝卸磨杀驴,从边疆开始造反贞观楚王回望大明笑今朝大燕欢歌武灵战国覆汉万事如易大唐第一狠人回到宋朝当暴君民国:横行上海滩,我小弟有点多
至下的轰击,也正是因为看到土丘垒成,习令色和城中的台吉们才彻底绝望,没有人再想着抵抗的事了,因为很明显,这土丘筑成之后,城池的陷落不可避免,并且连拖时间都办不到了。

习令色的投降也算是明智之举,城中也没有几个死硬份子,大量的牧民和甲兵先是三三两两,接着成群结队,最终如潮水一般涌出城来。

蝼蚁般的人群就聚集在张瀚的脚下不

(本章未完,请翻页)远,他不动声色的看着这些人,蒙古人也用敬畏的眼神偷偷摸摸的打量着张瀚。

在这种高度,用这样的角度打量着脚下的人群,很容易叫人有潜移默化的改变,张瀚不停的提醒着自己,眼前这一场胜利固然值得骄傲和自豪,完全应该高兴,但更凶猛残暴的敌人还远在辽东,那才是自己真正的大敌!

同时还有更深远的威胁在身后庞大的大明帝国的体内,外感和内应两重因素击跨了这个庞大的帝国,在对外征伐的同时,灭亡明帝国的愤怒已经深埋在人们的心底,对此,张瀚也是提醒自己,任何情况下都要小心翼翼,不要有疏忽懈怠,更不能骄傲自满……

一队队的牧民和骑兵从城门出来,他们或是垂头丧气,或是胆战心惊,或是心怀不满,把脸板的铁青。

不管怎样,还是没有人抵抗,骑士们川流不息的从城门出来,有老人,有壮年男子,有脸上还有青涩之色的青年甚至是少年,论骑术这些蒙古人真是毫无挑剔,在这样拥挤嘈杂的地方,地形又因为人多而变得十分狭窄,他们还是小心的控骑前行,并没有发生拥挤和混乱。

战马嘶鸣,却是丝毫没有人声,和裕升的将士们沉默着,蒙古人当然也没有人在交谈,只有间或响起的和裕升军官的指令声打破这种有些危险的沉默。

大队的蒙古人在指令下到规定的地方安顿下来,他们奉命盘腿坐着,马匹全部被牵走,兵器也被丢在出城后的道路上。

很快,四周的草地上坐满了人群,一个个成方块的区域全部坐上了投降的人们。

出城的道路上则是长满了杂草一样,长矛,长枪,长刀,虎牙枪,挑刀,腰刀,顺刀,大量的兵器和弓箭一起堆积在地上,从一堆堆的零星堆放,到最后堆成了一座巨大的铁制的小山般的奇特景观。

不知道是谁带头哭出声来。

可能是几个蒙古老人,他们多半是年过花甲的老牧民,曾经在四十年前意气风发的时候跟着俺答汗做战,他们突破过长城防线,攻克过大明的城池,赶回过被俘的大明军民,那时候的他们得意洋洋,认为自己是成吉思汗的后裔,天底下最为能征善战的民族,在他们的铁骑和良弓之下,汉人如牛羊一般的温顺和易于驯服,明国的皇帝,天底下最大帝国的统治者在他们的铁骑围攻下只能躲在北京城里瑟瑟发抖,如果不是缺乏攻克巨城坚城的手段,这些老蒙古人都坚信当时的说法,只要俺答汗愿意,攻克明国京城,再复大元当年的辉煌也是能办到的。

现在只过去几十年的光景,俺答汗的后裔跪伏在汉人的脚下,而他们却如同当年的汉人一样,如牛羊一般成群结队的出来,放弃了供自己驱策骑乘的战马,放弃了蒙古人视为生命的弓箭,丢弃了手中至宝的兵器,任它们堆积在道旁,而他们则是只能赤手空拳,如羊群一般的任凭这些汉人军人的处置。

(本章完)


状态提示: 第七百六十三章 受降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七百六十三章 受降(2/2) 返回《大明1617》目录下一章:第七百六十四章 一步(快捷键→)

推荐阅读废物皇子:为何要逼我做皇帝?抗战之烽火燃血军工科技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红色莫斯科激活帝王系统,开局召唤典韦水浒话事人帝国第一驸马戎唐大国军舰我的谍战岁月霍格沃茨:我真是模范巫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