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核武皇帝- 第203章 这一年,一战之前(2/3)

文/浪子刀
核武皇帝 | 本章字数:1992  | 核武皇帝txt下载 | 核武皇帝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坏娘子:七夫之祸卫天子晚明霸主天下图星的辉耀都市尖兵部落帝国绝地反击荆楚风雷大汉新纪元抗战烽火之护国系统异世之三国赵云传

自此,中国彻底加入了英法俄三国协约组织。

作为加入这一组织的好处之一,英法再一次同意了中国内阁zfu的巨额国际公债购买要求,虽然中国的国际公债是非可流动xing的债务,只能持有而不能提前沽售。长期利息也不高。

此时的中国就是仗着手中那点挺奇怪的陆军实力和庞大物资资源为底牌,从英法换取资金和技术,而内阁zfu的外国专家总局也开始更大规模的从国外招聘专家,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专业和技术支持。

2013年4月。英德第四次海军协约谈判失败,自此两国和世界各国都明白英德两国海军宣战已经只剩下时间上的问题,但在具体的开战时间上,英德的判断是在1915年之后,而俄法的判断则以为至少是1918年之后,这两个判断上的差别很快就带来了不同的效应,比如说法国的潜艇大体使用德国的柴油机,而德国在1913年底就开始逐步拖延柴油机交付。

中德之间的绝大多数的军事合作也在1913年9月之后ri趋停滞,取而代之的则是中英、中法之间的大规模而紧促的军事合作。

考虑战时的军需物资补给问题,中国从英法俄三国邀请了军事技术和军需部门的军官组成特别顾问团。耗费巨资从各国引入不同规格的生产线和技术,大规模投建相应的基础矿业,大规模培训工人,以zfu引导的方式重组和私有化江南制造总局,使之由虞洽卿领头组建江南工业总公司,同英**火巨头维克斯公司在多个分公司合资经营。

天津、山东的机械武器制造局合并为北方工业总公司,福建、广州的船政局和制造局则合并为南方工业总公司,汉阳兵工厂则由远东武器公司和法国多家军工企业合资经营。

时间越来越短,越来越紧迫。中国在军工业的投资规模上也在短短几年间远超ri本,快速向着亚洲第一大的军工国跃进。

远东武器总公司则是真正的中**工巨头,不仅参与了江南、北方、南方、汉阳军工企业的私有化进程,还是扩大军工业投资规模的主力军,投资总额占中**工业扩张的半壁江山,同时在东三省、察哈尔、山西、山东、两湖和其他各省大量为军工业提供基础原料的矿业公司,特别是在芒硝矿、硫酸钠、硝酸盐和煤化工业的开发上,累计又投入了重金,从英法美等国大量引入先进设备和工艺,扩大军工业的规模和水平。

甚至在纺织业、食品工业领域,远东财团也逐步向着具备为英法提供军需供应的实力,在飞机领域,通过和英法美合作,远东飞机制造公司开设了17家分公司,完整的包含了整个产业链,并且从欧美高薪聘请最好的设计师和工程师参与到这一新兴的工业项目中。

在船舶领域,远东财团在私有化福州造船厂和广州造船厂后,在海州投建亚洲规模最大的船用柴油机、船舶锅炉生产基地,在辽阳拥有亚洲最大规模和技术水平最高的钢铁冶金公司,在沈阳则拥有亚洲最大规模的机床、列车、飞机制造公司,抚顺又拥有亚洲第一水准的煤化工基地。

这一系列的大规模投资看似内阁zfu和中国民族资本共同推进的175项国民工业计划的一部分,背后则都是皇帝无形cao控的铁腕。

1912年底,远东武器总公司为了推动轻机枪的对外出口障碍,推出了新型号的m1912型迈恩斯轻机枪,由美国德裔工程师fǎ_lún.迈恩斯担任设计师,国内称之为沈阳造轻机枪。

在军舰领域,通过引入英法技术,结合原有的美国工程师,在金州造船总厂建造六百吨设计排水量的驱逐舰和三千吨排水量的轻装甲巡洋舰,使用美造汽轮机和柴油机。

从1912年到1913年,整个中国就在这种澎湃而疯狂的复兴浪chao中高速前进,一切都在努力学德国,派往德国的留学生仅次于美国,却在战争准备之阶段就走向了英法俄协约组织。

学德国的最大特点是专科化教育的普及,而不是像美国那样拥有更多的高中,在中国……两年中,全国兴建的中等专科学校有142所之多,约有14的师资力量来自外聘。

在这两年里,内阁zfu做了很多工作,但真正让国家发展起来的力量是资本家、工人和农民,真正让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力量来自于银行。

皇帝也做了很多工作,建立庞大的军工业,继续整编和督训zyang海军,正式设立了z和辽阳设立了第一、第二个空军侦察团。

在1913年,xizang试图duli,皇帝从四川派出一支约有四千人规模的xizang巡防团,陪同z驻藏大臣沿茶马古道进入昌都,直到1913年的10月份,这支部队才抵达拉萨。

这一年的6月,第二次巴尔干战役开启,奥匈帝国和俄国的冲突进一步扩大,第一次世界大战的yin影终于将要到来。

为了进一步观察世界军事局势和新战术的发展,z派遣了以陈其采为首的观察团进驻希腊军队,并为希腊陆军提供了部分参谋意见,也第一次向国外大规模出口军火,对希腊、塞维利亚、保加利亚都出口了大量的波普宁冲锋枪、步枪、迫击炮、弹药和炸药,甚至是六架安装了外国发动机、照相机等配件的侦察飞机。

如果说1911年的中ri辛亥战争证明了中国陆军的实力和名誉,1913年的第二次巴尔干战役则是中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发挥陆军强国的价值,同时也对中**工业起到了极佳的刺激作用。

1913年的

状态提示: 第203章 这一年,一战之前 --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页:第203章 这一年,一战之前(2/3) 返回《核武皇帝》目录下一页:第203章 这一年,一战之前(2/3)(快捷键→)

推荐阅读雏鹰的荣耀北朝帝业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机战之无限边境我的公公叫康熙我娘子天下第一左舷我祖父是朱元璋国潮1980大唐之最强熊孩子红楼之挽天倾